10個極具設計感的鄉村改造,讓人想回到鄉村
2021-12-06 16:35:25 ()次瀏覽

01
郴州汝城金山村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傳統村莊。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和生活條件,當地政府決定整合金山村的資源進行鄉村旅游規劃,將金山村建設成為全球旅游發展的美麗鄉村示范村。設計試圖通過設置荷塘景觀和十個景觀節點,激活五個古民居和五個古祠堂,建設古祠堂文化旅游村,將古村落建設成為荷蘭幫助、懷舊的金山蓮花,成為汝城理學文化展示和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
02
安吉山川鄉村記憶館
該地塊位于安吉山川鄉船村主干道旁,靠近溪流。建筑的原始狀態很差。屋頂瓷磚和墻壁基本報廢。只有幾根紅磚柱和木屋架仍然可以加固和使用。設計師在大空間內盡可能多地設置天窗,最大限度地將風景反射到室內,盡量減少對周邊房屋的干擾。在施工過程中,大量使用當地材料,門窗由村里的老工匠制作。
03
莫干山大樂之野庾村民宿

客棧坐落于浙江莫干山國營時期蠶種廠的西面,陳舊的建筑物散落在場地上,一些已經破舊倒塌,樹木填滿了村莊肌理剩余的空間。建筑采用景觀內化的策略,不僅對外界建立起對負面的防御,還會讓被滲透的內部變成景觀的一部分。與此同時,民宿又為小鎮提供了一個可共享的公共空間,塑造出公共區域和民宿之間獨特的流線關系,以及多樣化的游走體驗。



04
木蘭圍場
自古以來,建筑形象功能就與符號學密切相關。在這種情況下,建筑工地是一個大草原。怎樣才能不違和地融入場所?我們試圖從蒙古包中尋求靈感。作為一種獨特的建筑形式,它是草原的圖騰。我們以傳統蒙古包為母題,從平面、立面到裝飾圖案,向傳統精神致敬。
05
鄉村景觀設計
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該項目以動態農業生產過程作為景觀體驗進行設計,賦予埋藏在偏遠貧困地區幾十年的城頭山遺址新的生命,既保護了古城遺址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又發展成為具有旅游休閑價值的參觀體驗區。作品展示了景觀設計是如何將一個未知的考古遺址轉化為一個集教育、娛樂、生產、經濟于一體的文化旅游區,可以為當地發展帶來效益。
06
乙未園環境教育主題兒童樂園
在農村建設過程中,大量的廢料、廢料和拆除的廢物堆積在現場。設計師決定用這些來拼湊兒童公園,以滿足農村兒童活動的需要。材料和施工注重低成本、低技術的施工,更深遠的意義是我們對兒童環境教育的考慮。
07
廣州蓮麻村生態雨水花園
原場地空間局促單調,缺乏活動休息設施,常年積水,影響周邊環境和村民生活質量。由于城市建設的慣性思維,地面過度硬化,忽視了必要的生態措施,破壞了自然生態的農村水循環系統。設計以水為切入點,針對場地問題,努力打造親切休閑的鄰水活動空間,重拾嶺南農村以水敘事傳統,探索農村公共活動與生態景觀的融合。
08
鄉村整體營造
西溪南村望山生活
西溪南村,被稱為徽州文化最豐富的古村落,幾年前已經枯萎,大量古民居倒塌棄用。望山生活通過合同與西溪南鎮政府和村民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建立共同管理遺產村的機制,審查村級規劃,在修復舊建筑的基礎上發展民宿,開展文化創意活動,規劃新農村民居和服務設施,保護和激活農村文化遺產。
09
上坪古村復興計劃




10
山東鳳凰措再生營造
“鳳凰措”是一座空洞的村莊,整體定位為鄉村藝術區,由民宿酒店和藝術家工作室組成,內有林中畫廊、水上劇場、山頂教堂、山畔禪苑、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空間,還有茶室、咖啡廳、餐廳、兒童公社等休閑空間,并將一個區域作為舊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