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市太平鎮二溪村:村莊規劃讓資源優勢變為發展優勢
2022-05-10 10:10:00 ()次瀏覽
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水富“小而精、小而特”實際,實行村莊規劃提級負責制,成立了由村黨總支書記為組長的村莊規劃編制組,鎮掛鉤村領導參與其中,協調資源、整合力量,全程指導編制工作,保證“干部規劃家鄉”行動有序推進、取得實效。
強化政策學習。按照“干部規劃家鄉行動”7個環節28個步驟和干部回鄉工作“531”流程圖,先后召開3次培訓會組織鎮村干部對實用性村莊規劃所涉及的土地利用、村域空間、生態環保等方面政策知識進行學習,不斷提高指導合理性,確保工作不走偏、不走樣。
聚焦群眾意愿。通過小組微信群、云嶺先鋒短信平臺發出建設家鄉公開信1900余條,鎮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到掛聯網格通過召開“小組會”“院壩會”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講清楚村莊規劃的政策、意義和要求,收集群眾建議470余條,梳理資源清單和問題清單128條,為回鄉干部、技術單位提供“第一手”資料。
發揮資源優勢,讓規劃具有針對性
立足區位條件。充分利用輻射周邊成都、重慶、宜賓等地5000萬人以上人口規模龐大市場區位優勢,規劃昭樂高速二溪開口、村內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鎮村認真踐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每月到企業開展調研座談,主動服務重點項目建設,解決項目征地拆遷、手續辦理等難題。串佛高速銅鑼壩互通工程的完工將使成都、昭通到二溪村車程縮短到2小時以內,村內59公里道路硬化項目竣工也將有效解決216戶1094名群眾出行難問題。
護好生態環境。緊扣二溪村林地面積大、水利豐沛的生態價值潛力,規劃打造沿溪道路形成的水路兩棲休閑經濟帶和田園景觀、特色體驗項目。二溪村回鄉干部、水富市水務局高級工程師白祖超多次實地勘察和協調水利等部門,最終確定修建回龍堡水富市飲用水水庫,水庫建成可解決水富市90%以上群眾安全飲水。
挖掘旅游潛力。依托銅鑼壩國家級森林公園2022年開園契機,規劃二溪村集鎮作為銅鑼壩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游客集散地,包括風貌統一、人居環境提升、景觀美化亮化等提升內容。改造過程中群眾自發新增開設餐飲12家,民宿19家,解決勞動力就業200余人,帶動旅游產業增收1500萬元。
抓摸排清底數。以自然村為單位、以村民小組為單元,通過宣傳動員、電話聯系、上門走訪等方式,排查本村所有在外務工經商人員、機關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市鎮掛村干部628名,對排查出的88名在外公職人員和市鎮掛村干部、24名鄉賢能人逐一登記工作地、專業特長、未來規劃等,理清數據,精準為干部規劃家鄉提供智囊。
建機制獻良策。以“回鄉干部+村組干部+駐村工作隊員+鄉賢能人”的方式成立規劃編制組,確定每月的30號為村莊規劃聯席會議,通過發送邀請函、撥打鄉情電話等方式動員69名公職人員和鄉賢能人回鄉參與村莊規劃,提出建議36條。回鄉干部、昭通市林草局高級工程師白祖云建設的方竹高產試驗基地20畝,指導二溪村竹產業發展,開展方竹田間產管培訓會3期800余人。
重論證繪藍圖。在規劃草案基本編制完成后,通過干群參議、群眾共議、專班審議齊商,共征求規劃意見建議80余條,反復論證,反復修改,最終確定了二溪村“一帶、一鎮、一環、三區”總體規劃思路。同時建立了項目庫清單,確保規劃的有效性和落地性。
發揮產業優勢,讓規劃具有實效性
推動傳統產業提質。以“黨員+人才+合作社+農戶”模式,黨員鄉賢能人覃永兵帶頭成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50余名群眾入社,對黃柏、重樓、白芨、天麻等傳統中藥材的種植進行技術培訓指導,示范帶動群眾種植中藥材3000畝助農增收。
延伸產業鏈條增效。以認證通過的有機食品竹筍為支撐,確定竹產業為二溪村“一村一品”發展產業,2021年新發展竹產業8000畝,改造低效竹林19500畝,竹產業規模達5萬畝以上,產值達8000萬元以上,規劃建設萬畝省級竹產業示范園區1個,竹產業深加工基地1個,延伸產業鏈價值鏈。
突出生態效益賦能。以“黨員+人才+合作社+農戶”模式,由黨員帶頭成立水富銅鑼壩果蔬生產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功注冊“銅鑼壩”商標和“銅鑼壩”互聯網商標,推出了烏金豬、茵紅李、方竹筍等“銅鑼壩”系列綠色生態旅游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齊頭發展,品牌市場認可度持續提高。2021年二溪村村級集體經濟收益21.7萬元。